乳腺BI-RADS分级是乳腺影像学检查中用于评估病变恶性风险程度的分类系统,通常分为0-6级,主要帮助医生制定后续诊疗方案。其分级标准包括0级、1级、2级、3级、4级、5级以及6级。
1、0级:表示当前检查结果不完整,无法明确判断病变性质。例如乳腺X线检查发现异常但未充分显示病灶形态,需结合超声、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或重新摄片评估,此类情况需进一步检查。
2、1级和2级:1级代表乳腺组织无异常发现,恶性风险为0%,常规随访即可。2级指明确为良性病变,如囊肿或纤维腺瘤,恶性概率接近0%,建议6-12个月定期复查。
3、3级:属于可能良性病变,恶性风险≤2%。常见于初次发现的实性结节且形态规则,需缩短随访周期至3-6个月,若连续2-3年稳定可降级为2级。
4、4级和5级:4级提示可疑恶性,需穿刺活检确诊,根据风险细分为4A(3-10%)、4B(11-50%)、4C(51-94%)。5级指典型恶性征象,如毛刺状肿块伴钙化,恶性概率≥95%,需尽快病理检查。
5、6级:已通过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该分级用于术前评估或新辅助治疗后复查,需结合病理结果制定手术或放化疗方案。
乳腺BI-RADS分级为动态评估体系,不同级别对应差异化的处理策略。患者需根据放射科和临床医生的综合建议进行随访复查或干预治疗,避免因单一检查结果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