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胸骨后疼痛、发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以及乏力等。该病多由感染、外伤或术后并发症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胸骨后疼痛
这是纵隔炎最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方持续性钝痛或压迫性疼痛,可能在深呼吸、咳嗽或改变体位时加重。由于纵隔内存在大量神经末梢,炎症刺激会导致明显的疼痛反应。
2、发热
患者常出现38℃以上的体温升高,伴随寒战、出汗等全身性炎症反应。感染性纵隔炎往往伴随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化脓性感染时可能出现弛张热等特殊热型。
3、呼吸困难
纵隔组织水肿和炎性渗出可能压迫气管、支气管,导致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咳嗽时可伴随胸痛加剧。
4、吞咽困难
当炎症波及食管或形成脓肿时,患者会出现吞咽疼痛、食物通过受阻感。部分病例可能因食管穿孔引发皮下气肿,表现为颈部皮肤捻发音。
5、全身症状
包括乏力、食欲减退、心率增快等中毒症状。慢性纵隔炎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急性化脓性感染可能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诊,通过胸部CT、血液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剧烈咳嗽。重症患者需在监护病房接受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外科引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