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通常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三个阶段,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整个过程需产妇配合宫缩调整呼吸和用力,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此阶段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通常需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初期宫缩间隔约5-6分钟,宫颈逐渐扩张至3厘米;进入活跃期后宫缩增强至2-3分钟一次,宫口从3厘米扩张至10厘米。此阶段产妇可能出现腰骶部酸胀感,可通过自由体位、按摩腰背部缓解不适,医护人员会持续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宫口开全后进入娩出阶段,约需30分钟至3小时。产妇需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助产士会指导正确呼吸方式。胎头着冠后会进行会阴保护,胎儿头部、肩部及躯干依次娩出。若出现胎心异常或产力不足,医生可能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术辅助分娩。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胎儿娩出后5-30分钟内,子宫继续收缩促使胎盘剥离娩出。助产士会检查胎盘完整性,并行会阴缝合(若有裂伤)。此阶段需密切观察产妇血压、宫缩及出血量,必要时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建议孕期定期产检并参加分娩课程,掌握拉玛泽呼吸法等技巧。分娩过程中需保持体力,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产后需观察2小时生命体征,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促进子宫复旧和母乳分泌。若出现宫缩乏力、胎心异常或产后出血超过500ml等情况,需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