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状骨骨折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以及缺血性坏死等,具体表现因个体恢复情况而异。若骨折处理不当或未及时治疗,可能对腕关节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1、腕关节疼痛
骨折愈合过程中若出现对位不良或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引起持续性疼痛。日常活动如提重物、旋转手腕时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甚至在天气变化时出现酸痛感。
2、活动受限
骨折后关节面损伤或畸形愈合会导致手腕背伸、掌屈范围缩小。严重时可能因瘢痕组织粘连影响手指灵活性,表现为握力下降、拧毛巾困难等症状。
3、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关节面且未完全复位时,关节软骨磨损加速,可能继发关节炎。典型表现为活动时关节弹响、晨僵,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4、骨不连
舟状骨腰部血供较差,骨折后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常表现为骨折部位持续压痛,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线清晰、无骨痂形成,需考虑手术干预。
5、缺血性坏死
舟状骨近端骨折可能破坏滋养血管,导致骨质坏死。早期表现为局部肿胀、静息痛,后期可能出现腕骨塌陷,需通过MRI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患者在骨折后严格遵医嘱进行石膏固定,定期复查X线监测愈合情况。恢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通过手术改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