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脾大?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脾大通常以中药调理为主,并结合针灸、艾灸、推拿按摩及饮食调理等综合方法,具体需根据患者体质辨证论治。

1、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脾大与气滞血瘀、湿热内蕴或脾虚失运有关,常用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的方剂。例如气滞血瘀者可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脾虚湿盛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湿热内蕴者则用茵陈蒿汤调理。中成药如归脾丸、香砂六君子丸等也常用于改善脾功能。

2、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位,可调节脾胃气血运行,缓解脾区胀满。临床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周治疗2-3次,连续4周为1个疗程,有助于缩小脾脏体积并改善消化功能。

3、艾灸疗法

选取中脘、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隔姜灸或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艾灸的温热效应能温补脾阳,促进脾脏血液循环,特别适合脾阳虚型的患者,可配合中药增强疗效。

4、推拿按摩

沿足太阴脾经进行穴位点按,重点揉按血海、阴陵泉等穴位,配合腹部顺时针摩腹手法。每日操作10-15分钟有助于行气活血,改善脾脏代谢功能,缓解左上腹闷胀不适。

5、饮食调理

建议食用山药、薏苡仁、茯苓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湿热型患者可用赤小豆、冬瓜利湿,血瘀型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同时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饱加重脾脏负担。

需注意脾大可能由肝硬化、血液病等严重疾病引发,中医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脾脏大小。若出现进行性脾大或伴随发热、出血等症状,应及时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