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正确把脉?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正确把脉需注重环境准备、手指定位及综合分析三个关键环节,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具体操作需严格遵循传统脉诊规范,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判断。

1、环境准备

诊脉前需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平放与心脏齐平,腕部下方可垫脉枕以放松腕关节。诊室环境应保持温暖,避免外界干扰影响患者气血运行状态。

2、手指定位

医生需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定位寸关尺三部。先以中指按在患者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定位关部,食指按关前(远心端)定寸部,无名指按关后(近心端)定尺部。布指需根据患者体型调整疏密,身材高大者三指稍疏,矮小者稍密。按压力度分为浮取(轻触皮肤)、中取(按至肌肉层)、沉取(按至筋骨)三层。

3、综合分析

通过感知脉位深浅、搏动力度、频率快慢、节律齐整度、脉形粗细及流利度等要素,结合二十八脉象特征进行辨证。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数脉主热证,迟脉主寒证等。需注意左右手脉象差异,左手候心肝肾,右手候肺脾命门。单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3分钟,且需结合望闻问三诊信息综合判断。

诊脉过程中需保持医者呼吸平稳、精神专注。建议患者在诊脉前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饮食。脉诊结果需由专业中医师结合患者体质、症状、舌象等多维度信息综合解读,不可单凭脉象自行诊断用药。年轻医师应加强脉诊训练,通过临床实践积累辨脉经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