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药泻药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药泻药主要包括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通便导滞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的作用。其含有的蒽醌类成分能刺激肠道蠕动,适用于实热积滞便秘、湿热黄疸等症。临床常用生大黄泡水或入煎剂,但久煎会减弱泻下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2、番泻叶

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行滞的功效。所含番泻苷类物质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促进排便,适用于急性便秘或肠道检查前清肠。常用3-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过量可能引发腹痛。哺乳期妇女及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禁用。

3、芦荟

芦荟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肝热、通便的作用。芦荟大黄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能增加肠道水分分泌,适用于肝火旺盛型便秘。新鲜芦荟叶肉或加工制剂均可使用,但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5克。月经期女性及体质虚弱者慎用。

使用中药泻药需辨证施治,实热便秘者可短期使用,虚证便秘不宜单用攻下药。长期依赖泻药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结肠黑变病。建议便秘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便秘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消化科查明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