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存在微创手术方式。目前临床上针对痔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保守治疗、胶圈套扎疗法、注射硬化疗法、微创手术以及传统外剥内扎术等,具体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
1、药物保守治疗
适用于Ⅰ-Ⅱ度痔疮,通过外用痔疮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栓剂(如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配合口服地奥司明片等药物,可缓解出血、肿胀等症状。日常配合温水坐浴及高纤维饮食,多数早期患者症状能得到控制。
2、胶圈套扎疗法
利用橡胶圈弹性结扎痔核根部,阻断血供使其萎缩脱落,适用于Ⅱ-Ⅲ度内痔。该操作在门诊即可完成,创伤小且无需麻醉,但可能出现术后出血或胶圈滑脱情况。
3、注射硬化疗法
将聚桂醇等硬化剂注射至痔核黏膜下层,通过化学刺激使血管闭塞、组织纤维化,适用于出血为主的Ⅰ-Ⅱ度内痔。操作简便且恢复快,但存在注射部位感染风险。
4、微创手术
主要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通过器械切除病变黏膜并吻合创面,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Ⅲ-Ⅳ度环形混合痔。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5、传统外剥内扎术
直接切除外痔部分并结扎内痔基底部,适用于混合痔急性嵌顿或血栓形成的情况。虽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明显且创面愈合周期较长。
建议痔疮患者尽早就诊肛肠专科,通过肛门指检及肠镜明确分期。Ⅰ-Ⅱ度患者优先选择非手术方案,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至Ⅲ度以上,可根据医生评估选择合适术式。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复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