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发烧的药物通常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需遵医嘱选择。体温未超过38.5℃时一般以物理降温为主,若无效或体温继续升高可考虑药物干预。
1、布洛芬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减少炎症反应和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兴奋,从而发挥解热作用。该药物适用于成人和6个月以上儿童,但消化道溃疡或哮喘患者应慎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胃痛等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
该药物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外周血管扩张和出汗,从而降低体温。相较于其他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适合3个月以上婴幼儿及肝功能正常者。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克,过量可能引发肝损伤。
3、阿司匹林
虽然具有退热作用,但由于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通常不推荐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使用。成人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者。该药物更适合伴有炎症性疼痛的发热患者。
使用退烧药物期间应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两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同时配合温水擦浴、补充水分等物理降温措施。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用药前需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