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胎心范围通常为110~160次/分,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孕周、胎儿活动状态等因素有所波动。若偶尔超出该范围,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胎心率受孕周影响较大。孕早期胎心可能偏快,随着胎儿心脏发育逐渐趋于稳定;孕中期后胎心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若持续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需引起重视。孕妇活动状态也会影响监测结果,运动后、情绪激动时可能出现一过性胎心增快,休息后多可恢复。
胎心监护需在胎儿觉醒期进行,睡眠状态下可能出现生理性胎心减速。每次监测应持续至少20分钟,观察胎心基线变异性和加速情况。居家使用胎心仪时需注意探头位置准确性,避免将母体动脉搏动误判为胎心。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晚期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胎心。若发现胎心异常,应立即左侧卧位、吸氧,并在1小时内复测。持续性胎心过速或过缓,尤其伴有胎动减少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由产科医生评估胎儿宫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