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正常肛门结构是怎样的?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正常肛门结构主要由肛管、内外括约肌、肛垫及周围组织构成,是消化道的末端出口。其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便、感知排泄物性质以及维持肠道密闭性,各结构协同作用保障排泄功能正常。

1、肛管

肛管是从直肠末端至肛门开口的管状结构,长约3-4厘米,表面覆盖复层扁平上皮。肛管上部存在纵行皱襞形成的肛柱,下部由肛瓣和肛窦构成,这些结构可增加黏膜表面积,帮助感知粪便性状。肛管末端的齿状线是黏膜与皮肤的交界处,也是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的分界线。

2、肛门括约肌

内括约肌由直肠环状平滑肌增厚形成,受自主神经支配,维持持续性收缩防止肠内容物泄漏。外括约肌为骨骼肌构成,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部分,可主动收缩控制排便时机。二者协同形成高压区,静息状态下保持80-100mmHg的压力。

3、肛垫

位于肛管黏膜下的血管性衬垫组织,由静脉丛、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呈“Y”形分布于右前、右后和左外侧位。正常肛垫可缓冲粪便通过压力,协助精细辨别气体、液体和固体,并形成密闭结构防止渗漏。其血管窦充血程度会随腹压变化自动调节。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过度用力排便。出现持续疼痛、出血或肿物脱出时,需及时到肛肠科进行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检查,早期发现结构异常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