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力的针剂一般有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干扰素、转移因子、白蛋白、免疫核糖核酸、匹多莫德、乌苯美司、香菇多糖以及胎盘多肽等,但需遵医嘱使用。这类药物多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具体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1、丙种球蛋白
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能够补充人体抗体,适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或严重感染等引起的免疫力低下。该药物通过直接提供抗体帮助机体对抗病原体。
2、胸腺肽
可促进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常用于慢性肝炎、肿瘤放化疗后的免疫调节。其作用机制涉及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
3、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常用于乙型肝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4、转移因子
提取自白细胞,可将免疫信息传递给正常淋巴细胞,适用于病毒或真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力下降。其作用在于提高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识别能力。
5、白蛋白
主要用于纠正低蛋白血症,间接改善免疫功能,适用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导致的免疫力受损。通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修复。
6、免疫核糖核酸
能够传递免疫信息,增强特异性免疫应答,多用于肿瘤或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其机制是激活机体产生针对性抗体。
7、匹多莫德
可促进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免疫调节需求。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作用。
8、乌苯美司
属于免疫调节剂,可增强T细胞功能,主要用于抗癌治疗中的辅助用药。其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提升免疫力。
9、香菇多糖
提取自食用菌的活性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常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通过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10、胎盘多肽
含多种氨基酸和活性肽,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于术后恢复或慢性疾病导致的体质虚弱。其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机体状态。
使用免疫增强类针剂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明确适应证并排除禁忌证。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等方式辅助提升免疫力,避免擅自注射药物以免引发过敏或免疫紊乱等风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免疫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