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检查、唐氏筛查以及糖耐量试验等项目,有助于监测孕妇和胎儿健康状况。不同阶段的检查内容会有所差异,需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完成。
1、血常规
血常规是孕期的基础检查项目,需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多次进行。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等指标,可评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等问题,为孕期营养补充或疾病干预提供依据。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贯穿整个孕期,通常每次产检均需完成。该项目可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及酮体等成分,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或尿路感染等疾病,尤其对妊娠期子痫前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3、B超检查
孕期需进行至少3-5次超声检查。孕早期B超可确认宫内妊娠及胎心搏动;孕中期系统筛查可观察胎儿结构发育情况;孕晚期B超评估胎位、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三维/四维彩超还能帮助排查胎儿体表畸形。
4、唐氏筛查
该检查主要在孕11-13周进行,通过检测孕妇血清标志物结合NT超声测量,评估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风险孕妇需进一步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确诊。
5、糖耐量试验
孕24-28周需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检测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异常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或胰岛素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风险。
建议孕妇严格遵循产检时间表,孕早期建立围产保健手册,按时完成各项筛查。日常注意均衡营养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