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或肥胖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减少或增多。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引起闭经。这类情况通常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2、子宫疾病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炎等器质性病变可能直接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例如黏膜下肌瘤可能引起大量阴道流血,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时可选择米非司酮片、氨甲环酸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行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3、其他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导致经期延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卵巢功能,表现为月经稀发。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配合成分输血等支持治疗。
建议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适度进行有氧运动。若出现连续3个月经周期异常,或伴有严重腹痛、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妇科进行激素六项、超声等检查,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