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胃炎是一种由严重应激因素引发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常见于危重疾病、创伤或大手术后。该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当机体遭受严重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造成黏膜缺血缺氧。同时应激状态下胃酸分泌异常增多,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使得氢离子反向弥散进入黏膜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广泛充血、散在出血点或浅表溃疡,常见于胃底和胃体部。该病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发生率可达75%,尤其多见于颅脑损伤、大面积烧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例。
确诊应激性胃炎后需立即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肠溶片等抑制胃酸分泌,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胃黏膜保护剂。对于消化道出血者,可应用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日常需注意消除应激源,加强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护胃肠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