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护肝的穴位主要有太冲穴、肝俞穴、三阴交穴等。适当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肝脏气血运行,调节肝功能,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属于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位,每次3-5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该穴位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对于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胁痛、头晕等症状有一定效果。
2、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肝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此穴可通过艾灸或轻叩的方式进行,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改善肝血不足或肝火旺盛导致的目赤、失眠等问题。日常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3、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处,为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按摩时可用拇指按揉或点压,每次持续5-10分钟。该穴位具有调和肝脾、滋阴养血的功效,对于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萎黄等症状有辅助作用。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枸杞、菊花等具有养肝作用的食材。若存在明确的肝脏疾病或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到中医科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或穴位贴敷等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