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浑浊可能是生理性胎脂脱落引起的,也可能与胎儿缺氧、宫内感染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生理性浑浊通常对胎儿无影响,而病理性浑浊可能存在胎儿窘迫风险。
1、生理性胎脂脱落
孕晚期随着胎儿皮肤表层胎脂逐渐脱落,少量混合在羊水中会使羊水呈现轻度浑浊。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B超检查显示羊水透声尚可,胎心监护正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胎儿缺氧
当发生脐带绕颈、胎盘早剥或母体妊娠期高血压时,胎儿可能出现缺氧窘迫,导致肠蠕动加快排出胎粪,使羊水呈现黄绿色浑浊。此时胎动会明显减少,胎心率可能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10次/分,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必要时通过吸氧、改变体位或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
3、宫内感染
绒毛膜羊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羊水中白细胞增多,出现黄色脓性浑浊并伴有异味。孕妇可能出现发热、子宫压痛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和羊水培养确诊。治疗时可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等,同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孕妇若发现胎动异常或存在高危因素,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护、生物物理评分和超声检查。孕37周后出现Ⅲ度粪染的羊水浑浊,通常建议终止妊娠。所有处理方案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