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流程通常包括初步问诊、视力检查、客观验光、主观验光、试戴调整以及处方确认等步骤,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1、初步问诊
验光师会首先询问用眼习惯、既往病史、配镜需求等信息,例如是否长期使用电子产品、是否有眼部疾病或手术史。同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以初步判断屈光状态类型。
2、视力检查
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裸眼视力,患者需遮盖单眼依次辨认E字缺口方向。此步骤可量化每只眼睛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水平,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问题。
3、客观验光
使用电脑验光仪自动测量眼球屈光参数,仪器会发射红外线并分析角膜反射数据,30秒内即可获得初步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信息。该结果作为后续主观验光的基础参考值。
4、主观验光
采用综合验光仪进行精细调整,验光师通过插片法或投影视标,让患者比较不同镜片组合下的清晰度。通过"更清楚还是更模糊"的主观反馈,交叉圆柱镜精准确定散光度数及轴向,红绿测试平衡调节功能。
5、试戴调整
根据验光结果制作试戴镜架,患者需佩戴15-20分钟进行行走、阅读等实际场景测试。此阶段重点评估双眼平衡性、瞳距适配度以及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必要时进行微调。
建议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眼科机构进行验光,检查前停戴隐形眼镜3天以上,青少年建议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得更准确结果。验光后需妥善保存处方单,定期复查视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