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作为一味中药,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生肌、收敛等功效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及皮肤疮疡等病症。其药性平和,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1、止血
血余炭味苦性平,归肝、胃经,能收敛止血。对于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等出血症状,可通过炭化后的吸附作用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出血时间。外伤出血时亦可外敷创面辅助止血。
2、化瘀
本品兼具止血与散瘀双重作用,可缓解血瘀引起的疼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肿胀疼痛,或妇科血瘀型月经不调,常与三七、丹参等活血药物配伍使用。
3、利尿
通过凉血止血作用,对湿热下注所致血淋、小便涩痛有效。现代研究显示其能改善泌尿系统微循环,常与车前子、白茅根等利水渗湿药协同应用。
4、生肌
外用时可促进疮疡溃烂面愈合,对慢性皮肤溃疡、褥疮等创面久不收敛者,可与煅石膏、炉甘石等收敛生肌药配伍制成散剂局部使用。
5、收敛
炭化后的吸附特性可减少创面渗出,用于湿疹渗液、慢性皮炎等症。内服时对消化道黏膜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缓解便血、胃脘隐痛等症状。
使用血余炭需注意,实热证出血者需配伍清热凉血药,阴虚血热者慎用。外用时需严格消毒创面,内服剂量需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调整。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