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清总蛋白偏低怎么办?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血清总蛋白偏低可通过饮食调整、原发病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常见处理方法包括补充蛋白质摄入、针对肝脏或肾脏疾病进行干预、静脉输注白蛋白以及定期监测指标变化,具体需结合病因制定方案。

1、饮食调整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偏低,需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每日可适量食用鸡蛋、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1.5克。若存在消化道疾病影响吸收,建议将食物加工为流质或半流质状态。

2、原发病治疗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需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引起的蛋白质流失,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必要时联合利尿剂改善水肿。

3、静脉补充白蛋白

当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且出现胸腹水时,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快速提升胶体渗透压。输注剂量需根据体重和血白蛋白水平计算,通常每次输注10-20g,每周2-3次,同时配合利尿剂预防肺水肿。

出现血清总蛋白降低建议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肾内科,完善肝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每月复查血清蛋白电泳、前白蛋白等指标,避免盲目补充蛋白质加重肝肾负担。若为恶性肿瘤或结核病导致的消耗性低蛋白血症,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放化疗或抗结核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