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可能是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疾病、贫血、低血糖等疾病的信号。出现持续或频繁心慌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
1、心律失常
当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时,可能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除了心慌,常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药物调节心律。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代谢,导致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易怒、手抖、消瘦等伴随症状。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3、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心脏器质性疾病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这类疾病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表现。临床常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贫血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维持供氧。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治疗时可选择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造血原料补充剂。
5、低血糖
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值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引发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可快速缓解,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或胰岛素瘤等疾病,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若心慌发作时伴有胸痛、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