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蹲不全是什么原因?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下蹲不全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关节退行性变、膝关节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缺乏运动或体重过重可能导致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影响下蹲活动范围。这种情况通常通过加强股四头肌、臀肌等下肢肌群锻炼,配合拉伸训练,多数可逐渐改善。日常可进行靠墙静蹲、弓步训练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肌力。

2、关节退行性变

中老年人多见膝关节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磨损、骨质增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活动时出现疼痛和活动受限。伴随晨僵、关节弹响等症状,X线可见骨赘形成。治疗常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配合微波理疗改善症状。

3、膝关节损伤

运动创伤导致的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撕裂等病变,会引发关节交锁、肿胀和活动障碍。急性期需制动冷敷,后期可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修复。药物治疗包括洛索洛芬钠片、迈之灵片、氨基葡萄糖胶囊等,配合支具保护。

4、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滑膜增生,导致关节破坏和活动受限。常伴有对称性关节肿痛、血沉增快等表现。治疗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依那西普注射液等抗风湿药物,辅以蜡疗等物理治疗改善关节功能。

若长期存在下蹲困难且伴随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风湿免疫科,通过MRI、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日常注意避免爬山、爬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压力。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