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黏膜受损如何修复?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黏膜受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中医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方法帮助修复。具体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药物治疗

胃黏膜受损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感染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法莫替丁片等。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根除治疗。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可覆盖创面促进修复。

2、调整饮食

需保持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南瓜粥、软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量摄入牛奶、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辣椒、酒精、浓茶、冰镇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频率,每日规律进餐4-5次且不宜过饱。

3、改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若必须使用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4、中医治疗

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可服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调理脾胃功能。配合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或耳穴压豆等外治法,有助于改善胃部气血运行。

5、定期复查

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观察黏膜修复情况。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进行内镜下止血或外科干预。

胃黏膜修复需要综合治疗且周期较长,建议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坚持饮食管理。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偏方或随意调整药物剂量,慢性疾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和血压。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体重下降,应及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和增强CT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