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属于急腹症,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引发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需根据穿孔大小、患者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方法,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穿孔修补术、胃部分切除术等。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穿孔较小、腹腔污染轻且全身情况稳定的患者。治疗包括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减少胃内容物外漏,同时静脉给予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联合头孢呋辛、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若病情恶化需立即手术。
2、穿孔修补术
对于大多数胃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开腹或腹腔镜下缝合穿孔是首选方式。手术直接闭合穿孔部位,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污染物,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该方法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尤其适合年轻患者或基础疾病较少者。
3、胃部分切除术
当患者存在癌变风险、慢性溃疡反复发作或穿孔直径超过2cm时,可能需切除部分胃组织。该术式可彻底去除病灶,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需结合患者耐受度评估。
胃穿孔发生后需立即禁食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术后患者应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