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维生素K3有哪些医疗作用?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维生素K3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止血、改善凝血功能、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辅助治疗骨质疏松以及预防新生儿出血等。作为合成维生素K的一种形式,其医疗作用主要基于参与凝血因子合成及骨代谢调节。

1、止血和改善凝血功能

维生素K3能够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这些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当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倾向时,补充维生素K3可有效改善症状。

2、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

长期脂肪吸收障碍、肝胆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3可通过口服或注射补充,纠正因缺乏引起的出血、瘀斑等症状。

3、预防新生儿出血

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自身合成维生素K能力不足,出生后常规注射维生素K3可预防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4、辅助治疗骨质疏松

维生素K3参与骨钙素的羧化过程,促进钙离子在骨骼中的沉积,与维生素D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强骨密度,延缓骨质疏松进展。

5、缓解药物性出血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可能抑制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导致继发性缺乏。补充维生素K3可减少此类药物引发的出血风险。

使用维生素K3需遵医嘱,避免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同时使用,以免影响疗效。对于肝硬化、严重肝病患者,需谨慎评估用药风险。若出现过敏反应或注射部位红肿,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