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其严重性因人而异,及时规范治疗通常可有效控制,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关节破坏、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病理基础,当血尿酸浓度超过饱和度时,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滑膜、软骨等部位沉积,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夜间突发的大脚趾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可累及踝、膝等大关节。若长期未控制,尿酸盐结晶形成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约1/3患者可能出现尿酸性肾结石,持续高尿酸状态还会损伤肾小管功能。研究显示,痛风患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较常人增加1.5-2倍。
建议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的高危人群定期监测指标。急性发作期应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缓解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配合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ml以上。已出现关节畸形的患者可考虑滑膜切除术等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