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痛风石是什么?

姜丽丽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痛风石是痛风患者体内尿酸钠结晶沉积形成的结节状物质,常见于关节、耳廓等部位。其形成与长期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可能引发关节损伤及感染风险。

1、形成原因

痛风石主要由于血尿酸水平长期升高,导致尿酸钠结晶在关节、皮下组织等处沉积。高尿酸血症持续5年以上的患者中,约30%会出现痛风石。尿酸盐结晶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包裹性结节。

2、常见部位

最常出现在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负重关节,以及耳廓、手指伸侧等温度较低部位。随着病程进展,痛风石可能逐渐增大,造成关节骨质侵蚀,研究显示约60%慢性痛风患者会出现关节骨质破坏。

3、危害影响

较大的痛风石可能压迫神经血管,导致关节畸形和活动受限。表皮破溃时易继发细菌感染,增加败血症风险。尿酸盐结晶沉积还可能损伤肾脏,约20-40%痛风患者伴有肾结石或肾功能异常。

痛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急性发作期可选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日常需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避免关节受凉和剧烈运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