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体位性高血压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体位性高血压是指在体位发生变化时,如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血压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体位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对血管张力的调节失衡。当人体体位改变时,正常的生理反应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来维持血压稳定。若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帕金森病或长期卧床等情况,可能导致站立时血管收缩反应过度,反而引起血压异常升高。与体位性低血压不同,这类患者在卧位时血压可能正常,但直立后收缩压可上升超过20mmHg。长期未控制的体位性高血压可能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临床常通过卧立位血压监测、倾斜试验等手段进行评估。

建议存在体位变化相关头晕或血压波动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注意改变体位时动作放缓,避免突然起身。定期使用家用血压计在卧位、坐位、立位不同姿势下监测血压变化。若频繁出现症状或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检查,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降压药物以免引发低血压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