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胰岛素抵抗、妊娠期激素变化及其他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
1、遗传因素
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相关,2型糖尿病则涉及多个易感基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高,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2、自身免疫异常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此类患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
3、胰岛素抵抗
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可引发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血糖调节异常。常用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达格列净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降糖药。
4、妊娠期激素变化
妊娠糖尿病与胎盘催乳素、孕酮等激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有关,多数患者产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但需在孕期通过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稳定。
5、其他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胰腺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能继发糖尿病。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急性胰腺炎患者需禁食并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等药物。
日常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