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是指胎盘异常附着于子宫壁,分娩后无法自行剥离排出。根据胎盘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可分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穿透三种类型,其中胎盘粘连属于较轻的类型。
1、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手术或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胎盘绒毛直接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粘连。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宫腔粘连等症状。
2、剖宫产史
既往剖宫产切口处瘢痕组织血供较差,胎盘若附着于此处容易发生粘连或植入。临床表现为分娩后胎盘滞留、子宫收缩乏力等。
3、胎盘位置异常
前置胎盘或胎盘覆盖子宫瘢痕时,绒毛为获取更多营养可能深入子宫肌层,导致粘连。孕期可能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分娩时易发生产后出血。
胎盘粘连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进行磁共振成像评估侵入范围。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例如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或在宫腔镜下清除残留胎盘组织,严重者可能需要子宫动脉栓塞术甚至子宫切除术。
孕期规范产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胎盘异常。分娩后若出现胎盘滞留、持续出血或感染迹象,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子宫穿孔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