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瘫痪现象通常被称为“鬼压床”,可能与睡眠周期转换异常、精神压力过大等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相关。这是一种发生在入睡或觉醒过程中的短暂肌肉无力状态,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
1、睡眠周期转换异常
睡眠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在快速眼动期时人体肌肉张力会被抑制以避免梦境中的动作伤害自身。若此时意识突然清醒但肌肉仍处于抑制状态,就会出现身体无法移动的体验,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
2、发作性睡病
这是一种以日间过度嗜睡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猝倒、睡眠幻觉和睡眠瘫痪。由于脑部调节睡眠觉醒的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清醒与睡眠状态切换紊乱,出现反复发作的睡眠瘫痪现象,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确诊。
3、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或遭遇重大精神刺激时,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可能干扰正常睡眠结构。持续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睡眠周期紊乱,增加睡眠瘫痪发生概率,常伴有入睡困难、多梦等症状。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建议避免仰卧睡姿,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伴随日间嗜睡、猝倒等症状,需前往神经内科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莫达非尼、文拉法辛等药物调节睡眠觉醒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