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的经络主要包括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六条经脉。具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以及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络与人体内脏功能密切相关,负责气血运行和脏腑协调。
1、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沿手臂内侧前缘下行,经过肘窝、前臂外侧,止于拇指末端。这条经络主要与肺脏相关,调节呼吸系统功能。若肺经出现异常,可能出现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
2、手厥阴心包经
分布于手臂内侧中线,从胸部延伸至中指末端。该经络与心脏外膜相联系,负责调节心脏功能和情志活动。心包经不畅时,可能引发心悸、胸闷或手臂内侧麻木。
3、手少阴心经
循行于手臂内侧后缘,从小指侧延伸至腋窝。此经络直接关联心脏功能,控制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心经失调可能导致失眠、健忘或小指麻木。
4、手阳明大肠经
沿手臂外侧前缘上行,从食指末端经肘外侧至肩颈部。该经络主导大肠功能,参与消化吸收和排泄调节。大肠经异常常表现为牙痛、咽喉不适或肩臂疼痛。
5、手少阳三焦经
分布于手臂外侧中线,从无名指经肘尖至耳后。这条经络负责全身气机和水液代谢,三焦经阻滞可能引起耳鸣、偏头痛或肘臂外侧僵硬。
6、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于手臂外侧后缘,从小指经肘内侧至肩胛部。小肠经主司营养吸收和体液代谢,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颈项强痛、耳聋或手臂外侧发凉。
日常可通过适度活动手臂、按摩合谷、内关等穴位促进经络畅通。若出现持续手臂麻木、疼痛或伴随内脏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中医经络调理或针灸治疗,避免自行过度刺激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