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Caprini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量化工具,主要涵盖年龄、病史、手术相关因素及其他危险因素四个维度。该评分系统通过综合各项指标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预防措施。
1、年龄
高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速度减缓,特别是60岁以上患者风险显著升高。此外,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老年患者更易出现血液淤滞,需加强动态评估。
2、病史
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遗传性血栓倾向的患者风险较高。例如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可激活凝血系统,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会干扰正常抗凝机制,导致高凝状态。
3、手术相关因素
接受骨科大手术、腹腔镜手术或麻醉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评分增加。手术创伤会引发组织因子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同时术中制动导致下肢肌肉泵功能暂时丧失,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概率。
4、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妊娠、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及中心静脉置管等情况均会被纳入评分。例如体重指数≥30kg/m²者常伴随慢性炎症状态,使得血小板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促进血栓形成。
该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等干预策略。临床建议所有住院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Caprini评分,并根据结果实施分级管理。若评估显示高风险,应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配合抗凝药物使用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