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泻可能与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感染有关,但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及水样腹泻,部分患者伴有低热。该病毒全年均可流行,易在人群聚集场所暴发。
2、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是儿童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呕吐和蛋花汤样腹泻,可伴随脱水、电解质紊乱。秋冬季为高发季节,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3、腺病毒
部分腺病毒(如肠道腺病毒40、41型)可引发胃肠炎,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可能伴随呼吸道症状。病程通常持续1-2周,需注意与细菌性肠炎鉴别。
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或严重脱水症状,需立即就诊。确诊病毒感染后,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手部卫生及饮食清洁,婴幼儿餐具应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