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增强CT可以用于检查肝脏、胰腺、胆囊、脾脏、胃及十二指肠等器官的病变,通常能查出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血管性病变、结石或梗阻性病变以及外伤性病变等。具体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1、肿瘤性病变
上腹部增强CT对肝脏、胰腺等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例如肝癌在增强扫描中可能呈现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胰腺癌可能出现低密度肿块伴周围血管侵犯。此外,还可用于评估胆囊息肉、胃间质瘤等病变的形态和血供情况。
2、炎症性病变
急性胰腺炎在增强CT中可表现为胰腺肿胀、周围渗出或坏死灶;胆囊炎可能显示胆囊壁增厚、周围水肿等特征。对于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管扩张或胰腺钙化,增强CT也能清晰显示。
3、血管性病变
该检查能清晰显示门静脉血栓、肝动脉瘤等血管异常,对于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脾动脉栓塞等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通过对比剂强化可准确评估血管通畅性。
4、结石或梗阻性病变
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可通过胆管扩张程度和结石位置进行判断。胰管结石、胆囊结石等病变在CT中表现为高密度影,同时能评估继发的胆管炎或胰腺炎等并发症。
5、外伤性病变
对于腹部外伤患者,增强CT可准确判断肝脾破裂、腹腔出血等急症。通过观察对比剂外溢情况,还能评估活动性出血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进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后,应及时将结果交由放射科和临床医生共同解读。若发现占位性病变,可能需进一步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病理活检。检查前需严格掌握碘对比剂使用禁忌证,肾功能不全者应提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