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肿大等。该疾病具有较强传染性,需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伤寒沙门氏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首先在小肠淋巴组织内繁殖,随后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细菌及毒素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导致多系统损害,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心肌细胞变性等。典型病程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未经治疗者病程可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伤寒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患者确诊后应进行隔离治疗,接触者需医学观察。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或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感染科就诊,通过血培养、肥达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