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常用药物主要包括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紫杉醇等,具体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分型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增殖或诱导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1、环磷酰胺
属于烷化剂,可通过与DNA交联破坏其结构,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临床常用剂型为注射用环磷酰胺,常与蒽环类药物联合用于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需警惕骨髓抑制和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2、多西他赛
作为紫杉烷类药物,通过稳定微管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多西他赛注射液适用于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外周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用药前需进行预处理。
3、氟尿嘧啶
作为抗代谢类药物,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合成。注射用氟尿嘧啶多用于联合化疗方案,常见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等毒性反应,需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
4、表柔比星
属于蒽环类抗生素,通过嵌入DNA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适用于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需监测心脏毒性,累积剂量通常不超过900mg/m²。
5、紫杉醇
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细胞分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化疗方案制定需综合考虑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及基因检测结果。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功能,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以提高治疗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