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溶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溶血症的症状通常有贫血、黄疸、脾肿大、发热以及血红蛋白尿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溶血发生时,红细胞破坏加速,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引发多系统症状。

1、贫血

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急性溶血时可能出现心悸、呼吸急促,严重者甚至发生休克。

2、黄疸

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新生儿溶血还可能伴随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

3、脾肿大

脾脏是破坏异常红细胞的主要器官,长期溶血会导致脾脏代偿性增大,患者可能感到左上腹闷胀,体检时可触及肿大的脾脏。

4、发热

急性溶血时,细胞碎片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常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5、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滤出,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严重者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等现象。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胆红素测定、Coombs试验等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输血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因加重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