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咬人出血可能带来细菌感染、病毒传播、破伤风感染等健康风险。由于口腔内含有大量病原体,此类伤口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并发症。
1、细菌感染
人类口腔中存在多种细菌,如厌氧菌、链球菌等。咬伤后细菌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组织,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或化脓,严重时可能引发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若伤口较深未彻底清创,可能形成脓肿。
2、病毒传播
若咬人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HIV病毒,存在血液接触时可能发生传播。例如当咬人者口腔黏膜破损出血,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被咬者血液循环系统,此类情况需在24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评估。
3、破伤风风险
当伤口较深且被口腔分泌物污染时,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该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可导致肌肉强直、痉挛等严重症状,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者应及时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建议被咬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使用碘伏消毒并及时就医。医务人员会根据伤口深度、污染程度评估是否需要清创缝合,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乙肝、破伤风等疫苗的加强接种可有效降低风险,具体处理方案需遵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