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骨裂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钙剂及维生素D等进行治疗,同时需配合物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止痛药物
骨裂后局部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
2、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配合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龙血竭片等中成药。此类药物多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需注意中药起效较慢,不能替代正规医学治疗。
3、钙剂及维生素D
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剂可补充骨骼所需矿物质,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维生素D制剂,能促进钙质吸收。但需注意过量补充可能导致高钙血症。
4、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局部冷敷减轻肿胀,后期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支具固定是重要治疗手段,需根据骨折部位选择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
5、日常护理
保持患肢抬高,避免过早负重。饮食中可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戒酒以促进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通常6-8周后可开始渐进性康复锻炼。
骨裂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或提前拆除固定装置。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青紫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恢复期间注意保持均衡营养,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患处直接受压或遭受二次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