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改变体位、改善环境、使用药物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缓解。具体方法需结合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措施。
1、调整呼吸
气急发作时可尝试深呼吸或缩唇呼吸。深呼吸时用鼻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帮助放松呼吸肌,改善通气。同时避免过度紧张,保持情绪平稳,以免加重症状。
2、改变体位
采取前倾坐位或半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急促。前倾体位可降低膈肌张力,增加胸腔容积,从而改善呼吸困难。若因心功能不全引起气急,需保持端坐体位并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3、改善环境
立即开窗通风或转移至空气流通处,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物。有条件时可进行家庭氧疗,通过鼻导管吸氧(1-2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但需注意用氧安全。
4、使用药物
支气管痉挛引起的气急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片等支气管扩张剂。心源性气急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但需注意收缩压不低于90mmHg。感染因素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5、及时就医
若伴随胸痛、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症状,或常规处理30分钟后未缓解,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后需配合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明确气急原因后开展针对性治疗。
出现气急症状时需保持冷静,避免剧烈活动。建议戒烟并远离二手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