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本身由于痛觉神经分布较少,通常不会直接出现疼痛感。但某些疾病或外部因素可能导致脾区不适,常表现为左上腹隐痛、胀痛等。
脾脏肿大会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或压迫,从而引发疼痛感。常见原因包括肝硬化、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这类患者可能伴随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通过腹部超声或CT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例如抗病毒药物或化疗方案。
胃部、胰腺、左肾等器官病变引起的放射性疼痛容易被误认为脾脏疼痛。胃炎患者可能伴随反酸、嗳气;胰腺炎常出现持续性剧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肾结石可引起阵发性绞痛及血尿。这类情况需通过胃镜、淀粉酶检测或泌尿系超声鉴别诊断。
左季肋区遭受撞击、挤压等外伤可能造成脾破裂,表现为突发性锐痛伴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进行腹腔穿刺或增强CT检查,确诊后通常需手术止血或脾切除。术后患者需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感染风险。
若出现持续性的左上腹疼痛,尤其是伴有外伤史、发热或消化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到普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日常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时腹部碰撞,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小板和脾脏大小变化。医疗检查包括血常规、腹部影像学等,能有效区分疼痛来源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