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是女性生殖周期中卵子从卵巢释放的过程,主要涉及卵泡发育、激素调控和卵子排出三个阶段。这一过程通常在月经周期的中期发生,受多种激素协同作用影响。
1、卵泡发育
月经周期开始时,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刺激卵巢内多个卵泡生长。通常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其余卵泡逐渐退化。成熟卵泡直径可达18-24mm,内部充满卵泡液并包裹着卵母细胞。此阶段伴随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2、激素调控
当卵泡成熟后,雌激素水平达到峰值,通过正反馈机制促使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LH)。LH峰通常在排卵前24-36小时出现,引发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并触发卵泡壁胶原酶活性增加,导致卵泡壁变薄。此阶段可能伴随轻微腹痛或分泌物性状改变。
3、卵子释放
在LH峰作用下,成熟卵泡破裂释放卵子至输卵管伞端。释放的卵子可存活12-24小时等待受精,残余卵泡转化为黄体并分泌孕酮。若未受孕,黄体在10-14天后退化,孕酮水平下降引发月经来潮。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排卵期出血或基础体温升高0.3-0.5℃。
建议女性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或排卵试纸追踪排卵规律,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若存在月经周期紊乱或备孕困难,应及时进行性激素六项、B超卵泡监测等检查,必要时在生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生育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