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常见的药物包括促胃动力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止吐药以及抑酸药等。例如胃动力不足引起的呕吐可选用多潘立酮,而晕动症或前庭功能障碍则可能使用东莨菪碱。具体用药需经医生评估后决定。
1、促胃动力药
这类药物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可通过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促进胃排空,改善因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等引起的呕吐。对于术后或化疗后胃肠蠕动减弱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抗胆碱药
东莨菪碱贴片、阿托品片等药物能阻断M胆碱受体,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尤其适用于晕动症、梅尼埃病等前庭性呕吐。需注意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3、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片、异丙嗪片等H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前庭神经兴奋传导缓解晕车、晕船等呕吐反应。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驾驶员及高空作业者慎用。
4、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口崩片、格拉司琼透皮贴剂等强效止吐药,常用于化疗、术后及急性胃肠炎引发的剧烈呕吐。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抑酸药
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可减少胃酸分泌,改善因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导致的呕吐。对于伴随反酸、烧心症状的患者效果较明显。
需要强调的是,呕吐可能由肠梗阻、脑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重症引起,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护理中建议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后续可少量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应选择米汤、藕粉等低脂流质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所有止吐药物均需在明确病因后规范使用,不可自行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