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腰疼可能是腰肌劳损、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腰椎间盘突出以及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的。若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腰肌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负重或腰部受凉,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及筋膜发生慢性损伤。患者常表现为腰部两侧酸胀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妇科疾病
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引发腰部酸痛,疼痛多位于腰骶部,可能伴随月经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针对盆腔炎等情况,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肾盂肾炎等疾病可能引起单侧或双侧腰部绞痛或钝痛,常伴随血尿、尿频等症状。肾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促进排石或缓解疼痛。
4、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麻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氯唑沙宗片、甲钴胺片等药物减轻神经根水肿和疼痛。
5、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引发腰背部隐痛甚至椎体压缩性骨折。通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改善骨代谢。
日常需避免久坐或过度弯腰,注意腰部保暖。若腰疼持续超过1周、夜间加重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情况,建议及时到骨科或妇科就诊,通过CT、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