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混浊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乳糜尿等疾病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饮水过少或出汗较多时,尿液浓缩可能导致混浊。若进食高蛋白、高盐饮食,尿液中磷酸盐、尿酸盐等结晶析出也会出现混浊现象。这类情况通常在增加饮水量或调整饮食后自行缓解。
2、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细菌等成分。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泌尿系结石
肾结石或膀胱结石可能导致尿液中存在结晶或血细胞。结石移动时可能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对于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出,必要时需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4、乳糜尿
淋巴管与尿路异常连通时,乳糜液进入尿液会导致浑浊呈乳白色。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淋巴系统。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乙胺嗪驱除丝虫,严重时需手术修复淋巴管。
若尿液混浊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尽快至泌尿外科就诊。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