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尿常规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尿常规检查一般可以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肾炎、糖尿病、肝胆疾病以及泌尿系结石等疾病。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变化,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1、泌尿系统感染

尿常规中白细胞、亚硝酸盐以及细菌数量异常升高,常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若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需结合尿培养进一步明确病原体类型。

2、肾炎

尿蛋白阳性、管型尿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可能提示急性或慢性肾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需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综合判断。

3、糖尿病

尿糖阳性和酮体异常是糖尿病筛查的重要线索,尤其在空腹血糖异常时更具参考价值。但需注意尿糖受饮食、肾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血糖检测确诊。

4、肝胆疾病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指标异常可反映肝胆系统病变,如梗阻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显著升高,溶血性疾病则表现为尿胆原异常增加。

5、泌尿系结石

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结石、肿瘤等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当红细胞形态异常时,常需通过B超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

尿常规属于初步筛查手段,其异常指标需结合患者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建议发现异常结果时及时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完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诊断,避免自行解读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