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是位于脑内的腔隙结构,内含脑脊液,主要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这些结构相互连通,共同构成脑脊液循环的通路。
1、侧脑室
侧脑室位于左右大脑半球内,分为前角、体部、后角和下角四部分。前角位于额叶,体部延伸至顶叶,后角进入枕叶,下角延伸至颞叶。侧脑室通过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连,内部覆盖有脉络丛,负责分泌脑脊液。
2、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位于间脑中部,呈狭窄的裂隙状。其顶部为脉络组织,底部由下丘脑和视交叉构成。第三脑室通过中脑导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两侧壁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是脑脊液循环的重要中转站。
3、中脑导水管
中脑导水管是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细长管道,位于中脑内部。其管腔狭窄,长约1.5厘米,周围被中脑的顶盖部包围。若此处发生阻塞,可能导致脑积水。
4、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顶部为小脑蚓部和小脑髓帆,底部由延髓和脑桥背侧构成。第四脑室通过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由此进入循环系统。
5、脉络丛
脉络丛是脑室内富含血管的绒毛状结构,主要分布在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其功能是通过主动运输和滤过作用产生脑脊液,同时参与维持脑脊液成分的平衡。
脑室结构异常或脑脊液循环障碍可能引发头痛、呕吐等症状。若出现持续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建议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需避免头部外伤,规律作息以维护神经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