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性疾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可累及软脑膜、蛛网膜及脑脊液,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脑膜炎的感染途径包括血行传播、直接蔓延或医源性感染。病毒性脑膜炎多由肠道病毒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体为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结核性脑膜炎则由结核分枝杆菌导致。典型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发热、颈部僵硬,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畏光、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婴幼儿可表现为前囟膨隆、拒食、易激惹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需结合脑脊液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蛋白和葡萄糖水平变化判断感染类型,病原学培养及PCR检测可明确具体致病微生物。
细菌性脑膜炎需使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常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结核性脑膜炎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治疗。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对症治疗包括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苯巴比妥控制癫痫发作。日常需避免受凉感冒,保持充足休息。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