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通常通过腰椎穿刺术采集脑脊液样本,随后进行实验室分析。该检查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由专业医务人员执行,具体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1、腰椎穿刺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贴近腹部以增大腰椎间隙。医生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并局部麻醉,随后将穿刺针缓慢刺入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抽取脑脊液。此过程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操作时间约15-20分钟。
2、脑脊液采集
成功穿刺后首先测量初压,正常成人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₂O。分三管收集脑脊液样本,每管约2-3ml,分别用于生化检测、微生物学检查和细胞学分析。采集过程中需注意流速控制,防止压力骤降引发并发症。
3、实验室分析
第一管样本进行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等生化指标检测;第二管用于细菌培养、病毒PCR检测或墨汁染色找隐球菌;第三管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脑脊液白细胞数应少于5×10⁶/L。特殊情况下需增加寡克隆区带、肿瘤标志物等检测项目。
检查结束后患者需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止低颅压头痛,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存在颅内压显著增高、穿刺部位感染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若术后出现持续头痛、发热或下肢感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向主诊医生反馈。